中国断供稀土美国原料紧缺竟沦落到这样做?
2025-07-21
可谁想到,2025年的现实却给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答案:这个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竟然沦落到从
从资源主导者到资源乞求者,这画面多讽刺?全球权力的天平,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IMF和IEA同时发出警告,当全球稀土精炼产能的九成掌握在中国手中,一场前所未有的资源博弈正在重塑世界格局。
2025年春天,中国商务部的一纸公告如惊雷炸响:钐、铽、镝、镥等中重稀土,连同所有永磁体产品,全部纳入出口许可清单。
合同签好也可能被叫停,出口企业马上收到警示信号,大客户开始催单,渠道商开始套期保值。
他们知道,稀土断了,不只是造不出电动车、手机、导弹那么简单,是整个高科技和国防工业链要卡壳。稀土不是稀有,是加工难。
全世界稀土矿不少,可真正能大规模提纯加工、控制杂质的能力,绝大多数都集中在中国。
中国早在十几年前,开始完善稀土产业链,从采矿、提炼、加工到应用,走了整整一套。
于是,美国开始自救了,方式让人瞠目结舌——刨电子垃圾堆,榨点稀土出来补缺口。
每吨废旧电器里能提炼的稀土比例极低,可也顾不上了,有点像沙滩里筛金子,手动去抠微量金属。
EPA数据显示,美国电子垃圾正规回收率不足18%。剩下的全靠非法倾倒或流入第三国。
可问题是,开采不等于产出,采出来后还得运去其他国家提炼,这叫挖矿不炼矿。
环保标准更是一道门槛,美国本土开矿早被环保组织堵死,居不断,审批时间长,成本爆表,没人愿干。
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能源与自然资源委员会直言:美国想通过电子垃圾回收实现稀土自主,短期内几乎属于天方夜谭。
更扯的是,美国甚至考虑稀土战略储备制度,就像石油储备那样,提前囤一批压在库里。
德国、法国工业部门高层频繁与中国商务代表团会谈,试图保证本国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稀土供应安全。
2025年5月,德法日三国联合发布《关键原材料安全白皮书》,首次将稀土列为极高战略风险品类。
白宫会议纪要显示,美国2025年上半年通过特殊许可进口中国产稀土的申请数量同比增加了21%。
但国际咨询机构CRU Group的最新分析直言:即便全球所有在建稀土项目全部投产,短期内也难以改变中国在高端稀土精炼领域的主导地位。
德国经济部长在公开场合坦言,不希望稀土成为下一个芯片,表达了对全球产业链进一步碎片化的担忧。
与此同时,欧洲企业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向中国争取稀土配额,表面支持美方,实则暗中自保。
想断,又断不了,说不依赖,手却一直伸回来。一边高喊供应多元化,一边默默开会研究怎么缓解中国断供的冲击。
中国以稀土为杠杆,强化全球产业链的线月,工信部联合商务部发布《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30)》,明确提出
。与此同时,新一轮产业升级推动稀土在航空航天、量子通信、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实现突破。
的跨国企业选择将高端制造环节布局在中国,以确保稀土原材料和高端磁材的稳定供应。全球供应链中,中国的话语权空前提升。
2025年6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发布特别报告,警示全球对单一供应方依赖所带来的
报告建议各国加强多边协调,推动资源互信机制建设,但也坦言,短期内难以打破中国在稀土产业的主导地位。
回到现实,美国的城市矿山计划与海外矿权投资虽声势浩大,但与中国二十年产业链积淀相比,依然
全球产业链重新洗牌,谁能掌控未来所需的关键元素,谁就能主导下一个时代。
中国的稀土新政,不只是一次出口管控,更是一场关于全球科技话语权的深刻重塑。
国际能源署6月报告显示,全球清洁能源、智能装备、新一代通信技术三大领域对稀土的需求增速已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