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产与稳定币研究小组:稳定币是美元霸权

2025-08-17

  

数字资产与稳定币研究小组:稳定币是美元霸权的数字延伸还是全球金融新秩序的新开端?

  截至2025年7月,全球稳定币链上转账总额达到37万亿美元,这一数字首次超越Visa与Mastercard全年交易总和。从阿根廷主妇用USDT规避通胀,到摩根大通通过USDC完成跨境结算,稳定币正在重塑全球金融格局,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关键。

  双寡头垄断下的“美元数字护城河”。目前,美元稳定币在全球占比高达99%,欧元稳定币规模仅为4.9亿美元,其他法币稳定币规模不足千万美元。这种极端集中的货币结构,本质是美元信用在区块链世界的复制,USDT(Tether)以1537亿美元市值占据全球62%份额,USDC(Circle)以605亿美元紧随其后,二者形成“双寡头”格局,合计控制86.5%全球市场份额。

  全球“合规竞赛”背后的货币主权争夺。美国《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GENIUS法案”)已明确稳定币不属于证券、禁止算法稳定币,要求储备金100%为高流动性资产。该立法生效后将深刻影响现有主流稳定币的运行逻辑与全球合规结构。欧盟《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iCA)允许境外合规稳定币自由兑换、发行商需欧盟注册、三分之一储备存于欧盟银行。香港《稳定币条例》采取“一站式”发牌制度,路径明确、规则透明,更注重服务跨境支付、链上金融、实体企业出海等真实经济需求,便于机构合规进入。集中式监管为稳定币提供了更高的确定性和执行效率。

  跨境支付与现实世界资产(RWA)之间的结合正在推动支付革命。传统跨境支付依赖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网络,流程繁琐、成本高昂。稳定币通过区块链实现“点对点”结算,正在改写支付规则。如摩根大通、美国银行等磋商联合发行稳定币;支付巨头Visa宣布加入由数字资产平台Paxos主导的稳定币联盟;万事达卡(Mastercard)宣布,将允许其网络中1.5亿的商户接受稳定币支付;京东稳定币在沙盒测试中实现“应收账款秒级流转”。

  虚拟流量、透明度“迷雾”与系统性风险形成繁荣背后的隐忧。PANews报告指出,稳定币年转账额中70%~80%由机器人交易、交易所内部转账等“虚拟流量”构成,真实C端消费与企业支付规模仍待挖掘。占据62%市场份额的USDT,储备资产中商业票据占比、银行存款安全性等问题尚遭质疑。国际清算银行(BIS)年度报告提到,稳定币存在三大缺陷,即无央行背书、反洗钱监管有漏洞、生成贷款的资金灵活性不足。若主流稳定币因储备资产流动性危机脱锚,可能引发金融市场连锁动荡。

  稳定币的崛起,本质是区块链技术对传统金融效率的重塑,也是大国货币主权争夺的“新战场”,短期内强化了美元霸权,但欧盟、中国香港等地区的差异化监管以及多币种稳定币探索,也为多元化货币体系埋下伏笔。未来,稳定币将经历合规化、规模化、生态化的演进,其终极形态并不是“取代法定货币”,而是成为各类货币、资产与支付系统的高效“链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上一篇:USDT稳定币:全球金融体系的新基石
下一篇:稳定币供应量井喷式增长创纪录!最新XBIT护航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