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支付正走向日常?从巴西看数字货币在新兴
2025-08-08
在过去的几年中,加密货币从一种高度波动的投机资产,逐渐开始向“实用性工具”转变。随着非托管钱包、稳定币以及支付网络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新兴市场凭借独特的金融环境和用户需求,成为数字支付创新的前沿阵地。
近期,非托管加密钱包 Bitget Wallet 宣布在巴西正式推出万事达(Mastercard)加密卡。这张基于稳定币、无需充值手续费的虚拟支付卡,允许用户通过 Apple Pay 和 Google Pay 直接消费加密资产,被视为加密支付“真正落地”的一次尝试。
这不是行业首例。包括Bybit 等交易平台均曾发行各类加密卡,但与它们多依托中心化平台不同,Bitget Wallet 卡基于链上非托管架构,资金始终保留在用户的加密钱包内,只有在支付时才会触发转换。这种设计使其更贴近所谓的区块链精神,同时兼顾便捷性和资产自主权。
选择拉丁美洲市场,并非偶然。根据 Chainalysis 2024 年的报告,巴西是全球采用加密货币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在稳定币的使用方面,已占其区块链交易量的 35%。在本币贬值压力下,许多当地居民倾向于通过稳定币对冲货币风险。
“我们看到很多用户将加密资产作为一种美元替代品,用于日常存储甚至支付。与其先兑换成人民币或比索,不如直接在消费时完成转化,”Bitget Wallet CEO,Karry Chen表示。
此外,传统金融基础设施在部分拉美国家仍不完善,信用卡渗透率低、银行开户难,为加密支付提供了“跳跃式普及”的可能性。Karry Chen表示,该卡未来几个月还将陆续进入阿根廷、墨西哥、哥伦比亚、智利、秘鲁和危地马拉,并计划于年内拓展至亚太市场。
虽然比特币和以太坊仍被广泛视为“投资品”,但稳定币作为与法币挂钩的加密资产,其“支付工具”的角色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新兴市场中,USDT、USDC 等稳定币已经成为跨境汇款、通胀避险、线上购物等日常需求的重要媒介。
以此次 Bitget Wallet万事达卡为例,用户不仅可以在当地 150 万家 Mastercard 支持商户中使用,还能获得收益,相当于打通了“存+花”的闭环逻辑。在通货膨胀高企、银行利率不稳定的市场,这一组合为用户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资产使用方式。
尽管如此,加密支付要真正普及,仍面临不少挑战。首先是监管问题,不同国家对稳定币和加密支付的态度差异明显。其次是技术门槛,目前大部分链上钱包和支付产品对于普通用户仍不够友好。
“无论是 KYC 流程、地址管理还是充值提现,很多第一次接触 Web3 钱包的用户会觉得操作复杂。”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因此,在用户教育、产品体验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交易到支付,加密货币的发展路径逐渐清晰:在稳定币、非托管钱包和支付网络的共同加持下,越来越多用户开始尝试将数字资产用于“现实世界”。在拉美市场的探索,也许只是第一步。
上一篇:NFT板块8月7日跌011%捷成股份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 下一篇:波场TRON创始人孙宇晨主导USD1稳定币 连接传统资